关注我们
品牌策划

不知半山先生是寂寞地打发时间,还是真的找到了闲适的生活情趣?

来源:中国文化旅游     作者:王艳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5-18

  今年整个的四月,江南春天并没有懈怠,虽然观众很少。人们在窗里,春天在窗外,一点一点悄悄走远。苏州园林里那些美丽的春景一如既往,花开花落。

  “尽日问花花不语,为谁零落为谁开?”我在网上“云游春”、“云祭扫”,慨叹着春风寂寥,其实,真正寂寥荒芜的,恐怕是这一季的人心吧。

  不说寂寞,不说疾苦,去诗句里寻找些许闲适、幽远,或可化解当下心绪。

  1

  《浣溪沙·百亩中庭半是苔》

  (宋)王安石

  百亩中庭半是苔。门前白道水萦回。

  爱闲能有几人来。

  小院回廊春寂寂,山桃溪杏两三栽。

  为谁零落为谁开。

  诺大的庭院有一半已是青苔(可见少有人至),门外清净的小道蜿蜒伸向远方(路无人踩,平整清白),只有路旁溪水萦绕相伴,王安石自问,像我这样闲散的人能有几个呢?小院里回廊曲折,春风空寂。山上的桃花、溪边的杏树,不知它们为谁开放,为谁凋零。

  王安石二度受挫后归隐江宁钟山,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,这类集句小词大多作于这段晚年时光。集句诗就是基本上每一句都有出处,并融会贯通、如出一体。

  这首《浣溪沙》的头一句“百亩中庭半是苔”,是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《再游玄都观》:

  “百亩中庭半是苔,桃花净尽菜花开。”(空寂)

  第二句“门前白道水萦回”出自李商隐的一首《无题》:

  “白道萦回入暮霞,斑骓嘶断七香车。”(落寞)

  接下来“小院回廊春寂寂”是出自杜甫《涪城县香积寺官阁》:

  “小院回廊春寂寂,浴凫飞鹭晚悠悠。”(冷清)

  “山桃溪杏两三栽”出自唐代诗人雍陶的《过旧宅看花》:

  “山桃野杏两三栽,树树繁花去复开。”(空开落)

  最后一句“为谁零落为谁开”便是唐人严恽《落花》中著名的那句:“尽日问花花不语,为谁零落为谁开?”

  王安石以这种集句的形式叠加了各个诗人的情绪,一首词,多重唱,唱一个春天的空响。此时读来,甚是应景。

  不知半山先生是寂寞地打发时间,还是真的找到了闲适的生活情趣?但愿是后者。

  2

  《画眉鸟》

  (宋)欧阳修

  百啭千声随意移,山花红紫树高低。

  始知锁向金笼听,不及林间自在啼。

  春天里,谁不喜欢听那婉转的鸟鸣莺啼?鸟儿们又谁不喜欢自在地飞翔歌唱?那是春天特有的音符,尤其春日山林的一片啁啾最是悦耳。欧阳修在诗中写:画眉鸟千啼百啭,在林间随着心意来回飞动,在高高低低开满绚烂山花的枝头自由穿梭,欢鸣声甚是美妙,如今才终于知晓,锁在金笼里的画眉鸟,无论唱得多好听,也远不如这悠游林中的自在啼叫。

  笼中受限的画眉鸟,必定也是向往着自由的天空。我望着方寸天空,随风卧游天下,想起宋代陈与义的《襄邑道中》:

  飞花两岸照船红,百里榆堤半日风。

  卧看满天云不动,不知云与我俱东。

  当无法用足步去丈量世界的时候,文字就是最好的抵达工具。且随着诗人的小船,看两岸落英缤纷,花红映照入船,风吹船行,长堤上成排的榆树快速退后,半日工夫已舟行百里。躺卧在行船之上,仰望着满天白云,不知白云朵朵为何纹丝不动,原来是和我一起都在向东行进。

  运河边,两岸花树照眼明,行舟上,我与白云同东游。动静相宜的悠然诗意,读着似乎心境也跟着明快舒缓了。陈与义曾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,但后世人不太熟知,他也工于填词,只是词作不多,至今仅存十余首,因别具风格,有评论家盛赞笔力不输苏轼,其中这首《临江仙·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》流传甚广:

  忆昔午桥桥上饮,坐中多是豪英。

  长沟流月去无声。

  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。

  二十余年如一梦,此身虽在堪惊。

  闲登小阁看新晴。

  古今多少事,渔唱起三更。

  是不是看完这首词有恍然大悟之感:原来是他。

  这首词有些怀古伤今,上片忆旧,下片感怀,金句频出,读罢似有笛声余韵,使人陷入古往今来的波涛滚滚,时光反复,深思良久。

  3

  《阙题》

  (唐)刘昚虚

  道由白云尽,春与青溪长。

  时有落花至,远随流水香。

  闲门向山路,深柳读书堂。

  幽映每白日,清辉照衣裳。

  停业宅家的日子,经常陷入书堆,窗外春景渐变,柳絮飘飞,我想象这就是一间“深柳读书堂”,于是想起这位唐代诗人刘昚虚。

  刘昚虚,亦作刘慎虚,属今江西奉新人,为盛唐时期与李白齐名的诗人,孟浩然的莫逆之交。刘昚虚是自小出名的神童,八岁即能文,曾给皇帝上书,并被皇帝接见,授予童子郎,这个头衔不是名誉的,而是具有政治待遇并享受俸禄的。也许是成名太早看透世事也早吧,成年之后的刘昚虚非常恬淡,不爱尘世功名利禄,喜欢与方外高人结交,且非常崇敬陶渊明,因而行为上追寻五柳桃源,当李白“仰天大笑出门去”为官的时候,比李白小十几岁的刘昚虚已打算辞官归田。他只作诗不存诗,经常可在孟浩然、王昌龄等人的相和诗、送别诗里读到他的名字,却难以寻到他的原诗,如今诗文只残存十几首,甚为可惜。

  这首诗就是因为流传中遗失了题目,后人只能以《阙题》表示原题缺失,幸而诗作尚存,诗句清新悠然,有一种让我难以忘怀的醉心之美:蜿蜒的山路仿佛延伸到白云尽头,长长的溪水两边铺满了春天的胜景,不时有落花飘入水中,溪水带着花香流向远方。向着山路而上,那一处闲静的门扉里,柳林掩映的深处,是我的读书堂。虽然阳光猛烈,但我走在这样幽静浓郁的柳树荫下,日光竟像清幽月辉洒满了我的衣裳。

  诗人的向山路,青溪行不尽,春色看不尽,行着走着,白云尽头闲静处,便是深柳读书堂,一路韵味十足,令人心思宁静幽远。

  4

  日子从时光的头顶飞过,春天的盛宴陆续退场,五月悄然而至,夏天的脚步里,牵牛花渐次开放,松尾芭蕉的俳句曾写:

  牵牛花

  对我们的盛宴不闻不问

  ——盛开着

  牵牛花忙着自己的朝开夕落,招展地演示着世间悲欢各不相通,好比“青苔问红叶,何物是斜阳。”松尾芭蕉这首俳句是举杯告别朋友时所作,我亦在字句中送别了这季春天,一如现代诗人顾城的《别》:

  在春天

  你把手帕轻挥

  是让我远去

  还是马上返回?

  不,什么也不是

  什么也不因为

  就像水中的落花

  就像花上的露水……

  只有影子懂得

  只有风能体会

  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

  还在心花中纷飞……

  不知多年以后,人们会如何谈起这个卧游的春天,还会不会记得这一季天空的颜色。

  -作者-

  一湖,一个热爱诗词的简单女子。


Copyright © 2015-2020 中国文化旅游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44729号-1

关于我们 - 版权声明 -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