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我们
主页 > 热门景点 >

五府山是一座资源宝库,不仅物产丰富,而且自然和人文景观颇具独特之处。

来源: 中国文化旅游      作者: 林天宇      发布时间: 2020-05-15

  2007年11月,国家林业局授牌上饶五府山为国家森林公园 ,并定名“江西五府山国家森林公园”。2015年6月,合福高铁全线开通,五府山站以“全国最小高铁站”亮相。经过10多年持续建设,“饶南仙子”五府山正朝着休闲“仙境”不断转进。

五府山在广信区位置

  五府山位于五府山镇境内,地处广信区最南部,境内203省道是广信区经寮竹关南下福建的唯一通道。五府山镇辖横山头居委会,以及甘溪、高洲、船坑、毛楼、塘里、金钟山、畈心等7个行政村,区域面积309.69平方公里。

五府岗

  五府山雄踞武夷山脉北麓,距上饶市区53公里。主峰五府岗海拔1891.6米,位于铅山县、广信区与福建武夷山市三县市区交会处,为华东第三高峰。五府岗由8座海拔1800米以上高峰共同形成,为赣闽天然屏障。据说登临主峰,可观旧制的江西广信府、浙江衢州府,以及福建建宁府、延平府、邵武府。

五府山瀑布

  五府山是一座资源宝库,不仅物产丰富,而且自然和人文景观颇具独特之处。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5%,植物种类有三四千种,其中不乏红豆杉、古银杏、香榧等珍贵树种;动物种类有200余种,如黑熊、金猫、山羊、野猪、野鸡、猴、狍、獐、蛇等,是赣闽边又一个动植物王国。

五府山高山茶园

  这里有险峰、飞瀑、奇松、竹海、原始森林、高山草甸,犹如世外桃源,被誉为“饶南仙子”;这里是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,仍有遗址遗存;这里有寮竹关等赣闽古道古关,是探幽访古的好去处;这里有1600多年的养蜂史、13万亩竹海、5000亩高山茶园,还有漫山遍野的葛,更是中国第五大印章石——上饶石原产地。这些独特资源,是五府山发展休闲产业,引领农民富裕的“金山银山”优势。

五府山圣塘庙

  五府山,犹如藏在“深闺”中的仙子,千百年来不为外人所了解。早在汉代,这里就有人定居,到宋元时期已形成村落,更在1957年11月创办五府山垦殖场,掀起资源开发的热潮。

五府山坪溪

  1998年8月改制、2003年10月撤并后,“五府山镇”诞生。这些年来,五府山逐渐从以工农业生产为主转向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,越来越多的城里人、外地人慕名来到这里,撩开“饶南仙子”的面纱,体验山居休闲的乐趣。“休闲五府山”的声名不断远播。

京福高铁五府山站

  京福高铁线把三清山、五府山、武夷山串连起来,使五府山成为赣闽休闲旅游黄金走廊上一颗璀璨明珠。五府山高铁站其实在广信区四十八镇,从那里到五府山镇区还有18公里车程,需要车辆接驳,这并不影响人们的热情。从高铁站出发,去上饶市区只需12分钟,去武夷山市只需17分钟,去杭州、福州、合肥等地不到2小时,五府山借助高铁正日益融入长三角和海西城市群。

五府山寮竹关遗迹

  作为广信区南大门,203省道纵贯五府山,从毛楼村越寮竹关,直下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。近年来,203省道得到高标准改造,成为进出五府山的“致富路”。

上饶南下福建九大古关

  目前,五府山休闲旅游逐步形成东线和西线两条主要线路的格局。东线休闲主要在高洲、船坑、毛楼3个村;西线休闲主要有金钟山、畈心2个村。五府山镇驻地和甘溪则向休闲旅游综合服务基地转进。

中华蜜蜂谷

  记者了解到,五府山镇对镇域旅游资源进行了集中整合和科学规划,加大了对文化旅游的投入力度。例如,投资2.6亿元,打造集观光旅游、中蜂养殖、文化展示和医疗保健于一体的高洲村中华蜜蜂谷项目;投资1300万元,在省道旁建设船坑畲族文化旅游村。同时,高度重视寮竹关古关道文化,在界山山顶修建了寮竹关公园······

上饶石原石

  五府山有“四宝”:蜜蜂、毛竹、茶叶、上饶石。围绕这“四宝”形成的四大产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,产业生态化、规模化不断提高,由此带动农民创业、就业不断增加。像农家乐就有近百家,一批茶叶企业、竹业公司扎根五府山,探索农旅结合,着力产业生态化,生态产业化。“过去这一带流行‘有女莫嫁五府山’,如今我们的生活不仅不比城里人差,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休闲度假。”一位当地人这样说。

五府山竹笋

  五府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有玉女溪、五指峰、五府岗、天龙谷、圣塘庙五大景区。不可否认,这里不比三清山的秀丽景色,缺乏武夷山的文化内涵,但独到的资源足以成为人们向往的山居休闲胜地。“城里人回归山村,到山野中放松身心、享受闲适、体验愉悦、思考人生,这是一条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”准备投资度假村的熊先生表示。

五府山粉紫杜鹃花

  他认为,五府山可以运动探险、避暑休闲、养生度假为主题,进一步加大投入,搞好基础设施建设,进一步招商引资,构筑休闲产业集群。藏在深闺人未识,一朝露面天下痴,他表示相信,五府山的未来值得期待。

  来源:上饶晚报 作者:刘小国

Copyright © 2015-2020 中国文化旅游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44729号-1

关于我们 - 版权声明 -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